澳元空头占据主导,CPI数据可否逆转行情?
在近期市场走势中,澳元/美元汇率延续了此前的抛售趋势,一度触及0.6130(2020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周二(1月14日)欧洲交易时段,交投于0.619附近。这一走势主要受到美澳两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以及全球外汇市场中美元强势的影响。随着美联储和澳洲联储的政策分歧逐渐显现,澳元面临的压力持续加剧。
美澳国债收益率上升
近期,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国债收益率均出现显著上升。在澳大利亚,政府债券收益率攀升至5.10%,为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63%,5年期收益率也跳升至4.20%。
同样,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78%,而30年期收益率接近4.97%,并在5%附近波动。收益率的上升表明市场对两国央行货币政策走向的重新定价。
经济数据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周三将发布美国12月通胀数据,市场预计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从11月的2.7%加速至2.9%,而核心CPI预计维持在3.3%。
如果预期兑现,这一数据将远高于美联储2.0%的目标,表明通胀压力持续存在。这可能使得美联储在今年保持强硬立场,并限制市场对快速降息的预期。尽管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启动降息,但如果通胀数据强劲,降息时间可能被进一步推迟。
澳大利亚将于周四公布就业数据,这可能进一步支持澳洲联储在今年第一季度内启动降息的立场。如果就业市场疲软,将进一步加剧澳元下行压力。
市场预期与风险因素
市场目前预计美国通胀可能在高水平徘徊,部分原因与特朗普可能推行的政策有关,包括关税政策和移民限制。此外,加州洛杉矶地区的火灾可能进一步推高住房和保险成本,从而加剧通胀压力。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增长乏力,进一步削弱了澳元的吸引力。这些基本面因素共同构成了当前澳元/美元走势的背景。
澳元/美元目前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均表现出下行趋势。美澳两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美国通胀压力的持续以及澳大利亚国内经济疲软共同施压澳元。此外,技术面指标显示汇价在超卖区域附近,但尚未出现明显的反转信号。未来,PPI和CPI数据的发布可能成为汇率走势的关键催化剂。